開啟選單

奇美線上展

卸下聖體


奇美博物館計劃型助理研究員 徐鈺涵

 
 
 

卸下聖體
卸下聖體,傑拉德‧大衛工作坊(法蘭德斯,1460-1523)
年代不詳,36.7 x 26.8 公分,油彩、木板,奇美博物館。 


畫家是誰?


傑拉德‧大衛(Gerard David, 1460-1523)主要活躍於布魯日地區(比利時西北部),被認為是十五世紀最後一位遵循楊・范・艾克(Jan van Eyck, 1422-1441)寫實傳統的早期尼德蘭繪畫大師。作品以宗教畫為主,廣受當時市場喜愛,擅長細膩精確地刻畫手法,尤其對於聖母形象和風景的描繪有其獨特韻味。


畫了什麼?
 

畫作典故

這幅作品描繪耶穌釘死十字架後,遺體從十字架上移下來的時刻,以作品題材而言,稱為「卸下聖體」(The Deposition)。卸下聖體的典故可見於〈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與〈約翰福音〉。1


典故內容大致描述耶穌釘死十字架後,有位來自亞利馬太的約瑟(Joseph of Arimathea)求見將下令處死耶穌的彼拉多,並請求彼拉多將耶穌屍身交給他。彼拉多同意後,亞利馬太的約瑟便將耶穌屍身取下,並用細麻布包好下葬。

 

〈馬太福音〉27:57-60  

傍晚的時候,有一個亞利馬太的財主來了;他名叫約瑟,也是耶穌的門徒。他去見彼拉多,要求收殮耶穌的身體… 2

 


〈馬可福音〉15:42-46  

 ……亞利馬太人約瑟來了;他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議員,一向盼望上帝主權的實現;約瑟大膽去見彼拉多,向他要求收殮耶穌的身體。 3

 


〈路加福音〉23:50-55    

有一個從猶太地區亞利馬太城來的人,名叫約瑟……他到彼拉多面前要求耶穌的身體,然後去把身體取下來……。 4

 


〈約翰福音〉19:38-42    

……有一個亞利馬太人約瑟向彼拉多請求,准他把耶穌的身體領去……那個先前曾在夜間來見耶穌的尼哥德慕跟約瑟一起去……了沒藥和沉香混合的香料,約有三十公斤。 5

 


 

 

畫面描寫

紅衣男子將耶穌的屍首自十字架上卸下,他站立在階梯上,一手按著梯子,一手披著白布並將耶穌包裹於其中。死去的耶穌雙眼緊閉、膚色發黑、腹部凹陷且四肢僵直。梯子下方的兩側分別是承接聖體的亞利馬太約瑟(Joseph of Arimathea),以及輕吻著耶穌手背的聖母馬利亞(Virgin Mary)。而馬利亞後方的則分別是福音書作者聖約翰(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以及傷心拭淚的抹大拉馬利亞(Mary Magdalene)。

畫中的人物皆無太多的情緒流露,但畫家透過人們或望著耶穌的視線、或親吻耶穌手背、或承接耶穌的手勢,以及傷心拭淚的動作,來表現他們為耶穌之死的悲痛。從人物細緻的毛髮和自然的衣褶,皆展現了畫家精細嫻熟的功力。此外,背景中綿延的綠色山景和深淺不一的藍綠色天光,更見其成熟的景深表現手法。


 

卸下聖體-細節對照圖
 
聖母馬利亞
聖母馬利亞
卸下聖體-抹大拉馬利亞
抹大拉馬利亞
卸下聖體-福音書作者聖約翰
福音書作者聖約翰
卸下聖體-亞利馬太約瑟
亞利馬太約瑟

 


 


「卸下聖體」是基督教繪畫中相當重要的題材,出現的人物有時會因依據的文本不同而出現差異,文本中所提到的人物如:百夫長6centurion)前往查看耶穌是否已身亡、亞利馬太的約瑟(Joseph of Arimathea)向彼拉多領回耶穌的身體安葬,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雅各和約西的母親瑪利亞(Mary the mother of James and Joses)、撒羅米(Salome)等人,以及帶著沉香和沒藥前來參與耶穌埋葬的尼哥底母(Nicodemus)等,皆有可能出現在卸下聖體的圖像表現之中,並依照不同時代的慣用手法有不同的描繪方式。


雖然「卸下聖體」的相關經文中並未提到福音書作者聖約翰,但在許多「卸下聖體」的圖像中都會加入聖約翰,作為見證耶穌屍身自十字架被挪下來的人物之一,就像奇美博物館收藏的這幅〈卸下聖體〉。

 


其他相似的版本在哪裡?

畫家大衛所創作的〈卸下聖體〉應該是當時相當受到歡迎的作品,有許多傳為出自大衛工作坊的同名且類似圖像的作品。最著名的是目前藏於美國弗里克收藏(The Frick Collection)的〈卸下聖體〉。耶穌蒼白的身軀成為畫面中心,四周人物充滿悲戚。人物的面容、肢體、服飾和風景都描繪得相當細膩,有著一種沈靜、無言的悲戚。
 
 

卸下聖體
〈卸下聖體〉,傑拉德・大衛工作坊,1500年後,油彩、木板, 20 x 14公分,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Tuscany, Italy. Photo © Fine Art Images/Bridgeman Images.


與奇美博物館〈卸下聖體〉最為相像的則是現藏於烏菲茲美術館(the Uffizi Gallery)的〈卸下聖體〉(The Deposition)。整體的構圖相似度高,但在人物的位置安排上卻有所變動。例如:抹大拉的瑪利亞位於梯子下方。人物的衣著也有所不同。例如將抱著耶穌屍身的男子,不論是頭髮或衣著都與奇美版本有所差異。

 


複製用的草稿?還是?

 
卸下聖體草稿
〈卸下聖體〉,傑拉德・大衛工作坊,約1500年,膠片(gelatine)26.2 x 18.6公分,大英博物館。
©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現存於大英博物館有一件〈卸下聖體〉的草稿,與奇美博物館的版本有著高度的相似性。不論是人物的動作、肌肉細節、安排都有很高的相似程度。


根據學者瑪莉安・安斯沃斯(Maryan M. Ainsworth)的說法,這張草稿可能是當時大衛工作坊拿來大量複製「卸下聖體」時所使用的草稿,奇美博物館目前所收藏的版本則有可能是使用這張草稿所複製的作品。然而,也有一種可能是這張草稿是從奇美博物館版本上描繪下來。7至於為何大英博物館版本的畫面與奇美博物館版本正好相反,則是因為大英博物館版本的草稿是反向被貼在現有的基底才上。

 
紅外線反射攝影
紅外線反射影像(波段:900-1700nm),攝影、圖像處理:徐鈺涵。
聖母垂落在肩頸的白色頭巾和衣袖都留有底稿痕跡。


 
目前無法確定大英博物館的草稿是否確實為複製奇美〈卸下聖體〉的草稿,或是從奇美〈卸下聖體〉複製下來的草稿。但是從奇美博物館版本的紅外線反射影像來看,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畫家作畫時的草稿筆觸,有待未來進一步的比對。

 


1除了〈新約聖經〉,偽經中的〈尼哥底母福音書〉(The Gospel of Nicodemus)及《黃金傳奇》(The Golden Legend)亦有記載此一典故。可另見於黃根春主編,《基督教典外文獻─新約篇 第二冊》(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1年),以及Jacobus de Voragine and Ryan Granger William, The golden legend : readings on the saint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2〈新約聖經〉,《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修訂本)(臺北:臺灣聖經公會,2011),頁37。

3〈新約聖經〉,頁61。

4〈新約聖經〉,頁100。

5〈新約聖經〉,頁128。

6古羅馬時期軍營兵制中的一種位階,指揮並領導百人部隊。

7Maryan W. Ainsworth, Gerard David: Purity of Vision in an Age of Transition (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8), 125-133.


 


參考資料

Ainsworth, Maryan W. Gerard David: Purity of Vision in an Age of Transition.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8.

Natasja Peeters, ed. Invisible Hand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Painter’s Journeyman in the Low Countries c. 1450- c. 1650. Leuven, Paris, Dudley: Peeters, 2007.


奇美博物館數位典藏系統〈卸下聖體〉


 

館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