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分我們將以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尼德蘭地區的畫家作品為例子,介紹當時候畫家的工作模式如何因應當時蓬勃的藝術市場,以及為何將同樣類型的作品一畫再畫。
〈油畫的創造〉,揚·科勒爾特一世(Jan Collaert I, 約1530-1581)
(仿)史特拉丹努斯,菲利普・加勒(Philip Galle, 1537-1612), 約1600年,版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仿)史特拉丹努斯,菲利普・加勒(Philip Galle, 1537-1612), 約1600年,版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眼前我們看到的版畫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收藏,是由十六世紀活躍於義大利的法蘭德斯藝術家-史特拉丹努斯(Jan van der Straet, called Stradanus, 1523-1605)設計的版畫〈油畫的創造〉(The Invention of Oil Painting)。在這件作品中,史特拉丹努斯想要透過描畫十五世紀的法蘭德斯畫家楊・范・艾克(Jan van Eyck, 1422-1441)的工作室來說明油畫的發明,1但由於當時范・艾克早已過世,所以畫中描繪的實際上是史特拉丹努斯透過十六世紀的自身經驗所打造的理想工作室情形。
雖然是描繪理想中的畫家工作室樣貌,但我們可以從這張版畫中對照當時畫家們的工作模式和背後的畫家公會規則。根據當時聖路加公會(St. Luke Guild)的規定,畫家共有三個職等:學徒(apprentice)、職工(journeyman)與大師(master)。唯有取得大師資格才能自行開設工作坊聘請職工和招收學徒,也才有資格在完成的作品中簽名和作最終的修改。若以〈油畫的創造〉來說,站在畫面中央正在修改作品細部的便是大師,而在他周遭或磨顏料、協助調色、臨摹石膏像或為女士繪製肖像的人則是學徒或職工。學徒是當時進入大師工作室受訓、學習的助手,職工則是已經完成學徒訓練的專業畫家,但卻尚未具備大師資格。 2
若從畫作生產的角度來說,當時大師的創作甚少是由自己獨立完成的,多是與學徒、職工共同完成的,或是由學徒、職工先依照大師的草圖和指示進行,最後才由大師作些許的修改和落款,這也導致同一工作坊產出的作品有時水準層次不一。
為維持工作室的營運,大師除了會接受大型委託案,為委託者量身打造祭壇畫、裝飾畫或肖像畫以外,也會設計小型的靈修祈禱畫(devotional painting)以迎合自由買賣藝術市場(free market)的顧客需求。這種祈禱畫通常尺寸較小便於攜帶,內容多為基督教主題,主要幫助觀者進行聖經靈修與禱告冥想。特別受到市場青睞的小型靈修祈禱畫也會被反覆繪製,大師的助手們甚至會製作方便複製圖像的草稿,來加速這類祈禱畫的複製和生產,以符合買家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常常會在不同地方看到同一作者或其工作坊出產的類似作品。
1Natasja Peeters, “Painters’ Workshops and Assistants in Netherlandish Imagery: Mid-fifteenth to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in Invisible Hand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Painter’s Journeyman in the Low Countries c. 1450- c. 1650, edited by Natasja Peeters (Leuven, Paris, Dudley: Peeters, 2007),62-63.
2Harald Deceulaer and Ann Diels, “Artists, Artisans, Workshop Practices and Assistants in the Low Countries: Fif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in Invisible Hand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Painter’s Journeyman in the Low Countries c. 1450- c. 1650, edited by Natasja Peeters (Leuven, Paris, Dudley: Peeters, 2007),16-24.